(四十五)防毒面具、核生化訓練及其他
最近砲長大大格子談到金門化學兵基地,因而也來寫點相關回憶。先從防毒面具開始,打從進入車籠埔開始,便有核生化訓練課程,於是防毒面具、阿托平針外加急救包,成了全副武裝的必要配備,前面兩種都與核生化有關。
訓練中心的訓練重點,著重在防毒面具的戴卸,講求速度,當時用的是極為老式的防毒面具,頭上有鬆緊帶,左邊有個過濾鐵罐。課程最令人難受的是全副武裝的戴面具訓練,各班帶開,教育班長發號施令:「戴防毒面具……開始!」雙腿交叉,夾住M1步槍,再迅速戴上,還要調整鬆緊帶,班長開始讀秒,喊停之後,會過來檢查,有無漏氣、鬆緊帶等等,當然整人的教育班長還有其他花招,如跑步等,不過我沒碰過。
到了金門后扁,仍是老式防毒面具,因是第一線連,這時還有對岸過來摸哨的顧慮,反而重視施打阿托平針訓練。第一線因海風強大,不容易受到毒氣攻擊,加上戴上面具會減低眼觀四面、耳聽八方的警覺性,因此規定免除日夜衛哨兵服勤時戴面具,甚至晚上坐哨連鋼盔、刺刀都免了。白天出過公差,沿途第二線連白天衛兵,都帶面具,兩個小時,應該不太好受。我們如此,但軍中規定常常在改,慢我十年在後扁的砲長,似乎白天有過面具兼胸配兩顆手榴彈(我們手榴彈只放崗哨)時期。至於重視阿托平針的原因,據說水鬼上來,配有瓦斯槍,可以凝聚力道,直接命中,因此訓練課程就特別重視,耳提面命,萬一無故頭暈,要自行施打解毒,這種課程似乎極為頻繁,性命攸關,難怪連上如此緊張,三個多月,慶幸平安度過。
回到臺灣,改襏84師砲兵334營,防毒面具已改用美式面具,無慮毒罐,戴起來容易,呼吸也比較順暢,當然整體而言,有點臃踵,有阿兵哥形容說「像豬頭」,絕不過分。臺灣部隊平常其實不重視防毒面具,只有基地測驗,裁判官發布「毒氣警報」狀況,才需戴上。砲兵為車隊行進,印象中狀況發布,各車會舉小紅旗傳遞訊息,陸續往路邊停靠,成員迅速戴上防毒面具,只是簡單的例行公事,沒想到我們的射擊指揮所李官以為沒人看到,偷個懶,哪知裁判官冒了出來,立刻宣布李官「陣亡」,依規定必須缺員操作,這趟演習可苦了指揮所。
兩年當兵,難得碰上核生化受訓,依稀記得是在下基地前的鶯歌二橋營區,這時已經是役期不足一年的老兵,較有機會「外放」,核生化訓練,時間約有兩週?地點在八德化學兵學校,整個砲指部各連都有派員,連上也派了幾個,與何人同行,至今毫無印象。當過兵都知道,核生化課程枯燥無味,正課一點都不記得,倒是上課的插詼,記得清清楚楚,有天教官講化學戰劑,他說戰劑施用後汙染泥土,農民打赤腳,仍能傷害中樞神經,舉例說,假使你老婆在家喜歡噴殺蟲劑,久而久之,不自覺就會脾氣暴躁,便是中樞神經受到傷害,也許有其根據吧!
再談化學兵學校點滴,金門沒聽過號音之外,車籠埔、補充營、凌雲崗都有,擴音機播放,晚上十點,會有熄燈號,這裡不同,記得先響起柔和輕音樂,再用溫柔的女聲廣播:「各位同志們,辛苦了……祝您有個美夢」大抵就是這種話語,剛開始很不習慣。其次,最後有個實地操作課,揹起偵測器,進入野草叢生的寬廣場地,遇到安放放射性物之處,便發出聲響,指針晃動,顯示劑量。此外,每天晚餐後,從餐廳旁下山小路散步,不遠有家小廟,規模不大,卻有兩面邊框雕刻精細的大匾額,上款很清楚寫著地名桃園公館某某宮,後來讀林衡道《臺灣勝蹟採訪冊》,特別介紹此廟與匾額。當時化學兵學校負責營區站衛哨的,是17師步七營某連,我在金門是八營三連,當時聽說排除地雷發生事故的,就是七營,探聽了一下,是他們隔壁連,只能說是慘不忍睹!
最後,談兩件與防毒面具有關的回憶,在景美興隆路營區,與砲指部比鄰而居。寢室內防毒面具標準掛放位置,在棉被上方中央鐵釘,而下舖窗戶打開,往來行人走屋簷下水泥地,這些防毒面具很容易被摸走,本來相安無事,有天忽然反情報人員由後門混進,隨手抓了防毒面具,直接找上指揮官,這是因防毒面具出的狀況。防毒面具附有帆布質草綠背包,著裝時側背,在景美站彈藥庫白天衛兵,這裡居高臨下,只有一條墓碑舖成的小路,查哨人員過來,遠遠可見,於是防毒面具便發揮其妙用,許多人裝小說,當時有一種流行小說,薄薄一本,每本三元,裝個兩三本,剛好打發時間,甚至還可交接給後面的班,當然也有人放其他物品,如餅乾之類,隨個人興趣而定。
防毒面具的回憶,每個當過兵者一定都有,近日忽然想到,又拉雜寫一些。
留言列表